美国近期以签证问题为由,拒绝巴勒斯坦代表团八十余人前往联合国总部参会。这一行为引发国际争议,表面是签证程序纠纷,实则为美国通过行政手段压制巴勒斯坦在国际场合发声。分析认为,美国此举与国内政治及中东战略密切相关:中期选举背景下,特朗普政府需维护以色列犹太金主利益;同时,以色列作为美国中东盟友,其军事行动和舆论形象被刻意保护,避免加沙现状被公开展示。
联合国安理会此前就加沙停火协议投票时,美国曾以唯一反对票阻挠决议通过,引发包括欧盟国家在内的多国批评。此次拒签事件进一步暴露美国在中东问题上的孤立立场,其“护短”政策与联合国多数成员国主张背道而驰。国际社会对美国双重标准的不满持续加剧,十四国赞成停火决议的投票结果凸显其霸权旧秩序面临挑战。
中国在此事件中明确支持巴勒斯坦合法权益,强调两国方案及人道主义原则。中国外长王毅呼吁国际社会秉持人类良知,驻联合国代表耿爽将加沙称为“人间炼狱”,并通过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推动停火谈判等行动践行立场。分析指出,美国为维护中东战略布局不惜违背联合国协定,但其单边主义策略正加速失效,阿拉伯国家与多边力量的和解进程则成为新的国际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