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作为千年艺术宝库,其洞窟类型包含殿堂窟、中心柱窟等多种形制,展现了佛教艺术的演变。由敦煌研究院樊锦诗与赵生良合著的《灿烂敦煌》,系统梳理了两代敦煌人守护文化遗产的历程,书中融合历史影像与学术研究,为读者提供了敦煌艺术概览。
敦煌藏经洞文物流失海外是近代文化悲剧的核心事件。1900年王道士发现藏经洞后,经卷被斯坦因、伯希和等外国探险家低价购走,如今散落于英法俄等国。敦煌保护常书宏作为敦煌研究所首任所长,放弃法国优渥生活,在艰苦环境中开创文物保护事业,其事迹成为敦煌精神的象征。
敦煌壁画艺术以九色鹿故事为代表,通过佛经题材与世俗生活结合,体现中西文化交融。飞天壁画风格演变从北魏的西域力量感,到盛唐的丰腴柔美,反映了不同时代审美变迁。书中收录的45窟“最美菩萨”彩塑与257窟九色鹿壁画,展示了敦煌艺术的多元与生命力。
针对敦煌旅游攻略,书中推荐必看洞窟如158窟涅槃像与285窟藻井艺术,但因保护需求部分洞窟暂未开放。现代敦煌旅游结合数字技术,通过虚拟洞窟与沉浸式剧场弥补实地参观局限,敦煌数字文物保护技术让文物“活”起来。
《灿烂敦煌》作为普及读物,从空间分布、时间脉络、艺术题材等维度解析敦煌文化,为游客提供历史背景与美学鉴赏指南,成为深度游览敦煌的必备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