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为实现统一大业,推行“先南后北方针”,优先平定南方。北汉政局动荡时期,赵匡胤趁北汉主刘军病逝、养子刘继恩继位危机之际,改变原定战略,命李继勋率军北征。宋军初战告捷,逼近太原,但北汉主刘继恩联合辽国援军支援,并通过宰相郭无为专权篡位,扶持刘纪元继位,暂稳局势。
刘纪元抗宋决心坚定,拒绝投降,并依托杨令公守城骁勇的指挥,使太原城固若金汤。宋军采用汾水淹城战术强攻,但因城墙坚固、辽国援军再度逼近,战局陷入僵持。赵匡胤御驾亲征后,宋军虽击退辽国援军,但雨季导致瘟疫爆发和补给困难,最终被迫班师回朝。
战后,太原城墙因长期水泡成段倒塌,暗示宋军若坚持更久或能破城。此役暴露赵匡胤统一战略的局限性,北汉政局动荡与辽国援军支援的双重阻力,使得计划外的太原攻城战无功而返,成为其统一进程中的重大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