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伤寒论第九十九条

最近更新: 2025-04-14时长: 03:58
每天读懂一条《伤寒论|太阳病篇》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伤寒四五日病程阶段

# 深热恶风症状表现

# 颈项强直病理机制

# 胁下满闷病因分析

# 手足温热辨证要点

# 小柴胡汤和解少阳

# 邪在少阳经证候

# 和解少阳治疗原则

# 扶正祛邪方剂作用

# 脉弦细临床诊断

《伤寒论》第九十九条论述伤寒病发病四五日后的证候与治法。条文指出,患者在此病程阶段出现“深热恶风”症状,表现为体表发热且恶风明显,提示表邪未解但病势已向半表半里传变。同时,“颈项强”反映邪气阻滞太阳经气,导致颈部僵硬;“胁下满”则与邪犯少阳、胆经气机不畅相关。
手足温而口渴为辨证关键,表明阳气尚存但津液受损。针对此类邪在少阳经的复杂证候,张仲景提出以小柴胡汤主之。该方通过柴胡、黄芩等药物配伍,发挥和解少阳、疏利胆胃的作用,既能调和半表半里之邪,又可扶助正气以祛邪外出。方中人参、甘草补益中焦,半夏、生姜降逆止呕,大枣调和诸药,共奏扶正祛邪之效。
临床应用中,若患者表现为深热恶风、颈项强直、胁下满闷、手足温热并伴口渴,且脉象弦细,可判定为邪在少阳经证候,宜投小柴胡汤。例如,外感四五日未愈,出现上述症状及脉象者,使用此方可缓解邪郁气滞,恢复气机通畅。此条文强调伤寒病传变至半表半里时,需以和解少阳为治疗核心,兼顾扶正与祛邪的平衡。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