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阅兵历史意义在于通过视觉化方式向世界重申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主角争议中的核心地位,强调其对维护二战秩序话语权争夺的重要性。该活动旨在打破美国主导二战史观中对亚洲战场的系统性忽视,揭露西方长期将中国抗战主体性争议边缘化的叙事策略。
日本未被完全清算历史成为国际秩序隐患,其至今仍受开罗宣言法律效力延续的约束。西方二战叙事通过淡化中国战场贡献、强化欧洲决定性作用,掩盖了日本作为侵略者的历史责任,客观上助长法西斯死灰复燃隐患。
蒋介石掩盖不抵抗政策导致中国早期抗战史被模糊化,国民政府将全面抗战起点定为1937年的行为,实质掩盖了东北地区1931年后的抵抗事实。这种历史修正与西方殖民史观形成共谋,将亚洲反侵略斗争降格为“地区冲突”。
当前中日历史问题博弈现状显示,日本三次错失清算历史的机会,从1980年代技术合作期到2016年后中国崛起阶段,其选择强化与美同盟而非正视历史,导致中日关系持续紧张。九三阅兵引发的国际关注,凸显日本对其窃取抗战成果行为面临追溯的深层恐惧。
美国主导二战史观下的盟友关系重塑,使日本成功将侵略者身份转化为“太平洋秩序维护者”。但随着中国综合实力提升,二战秩序话语权争夺进入新阶段,国际社会对反法西斯战争正义起点的认知正面临系统性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