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美国提出重启停滞30多年的核试验重启意图,反映出其美国核战略演变困境。特朗普政府重拾冷战时期的退出核协议、发展战术核武器等策略,试图通过强化导弹防御系统局限性(如吹嘘“金穷”拦截系统)证明自身优势,但这一行为暴露了美国对核战争本质与风险的认知偏差。核武器的底层逻辑始终基于相互确保摧毁理论,即通过威慑避免冲突升级,而非追求“胜利”。
美国近年转向先发制人战略,试图通过绝对防御或主动打击赢得大国核战争风险回归背景下的优势,但拦截系统的不可靠性及对手的反击能力使其难以奏效。此外,美国核武器老化问题严重,维护体系面临资金与人才短缺,强行推进新型号研发可能加剧安全隐患。
相比之下,中国坚持中国不首先使用承诺,强调核战争无赢家。美国对“胜利”的执念与其冷战思维复辟形成鲜明对比,导致战略资源错配。当前美国需重新审视核威慑战略逻辑失效的根源,而非将核武器工具化。历史证明,核战略的核心是避免战争,而非制造虚假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