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双方宣布停火后,特朗普声称美国主持了谈判并促成停火,强调其通过电话外交与印巴高层沟通。然而,印度政府明确否认美国的调停作用,称停火协议是双方直接商谈的结果。特朗普的言论随即遭到国际舆论质疑,且停火后数小时,印巴边境再次爆发冲突,双方互指对方违反停火协议。
印度外交部披露停火由巴基斯坦率先提议,分析指出印度可能通过制造巴方违约假象转移国际舆论压力。美国副总统万斯访印后印巴冲突升级,但美方未提供实质支持,暴露美国南亚影响力衰退的现实。印度拒绝为特朗普的“功劳”背书,反映出对美国口惠实不至的不满。
俄乌冲突的和平进程同样绕开美国,普京提议重启俄乌直接谈判,泽连斯基响应停火呼吁。这一动向显示美国在调解国际争端中的角色弱化,霸权叙事进一步瓦解。肯尼迪时代“不将意志强加他国”的战略清醒与当前美国政客的救世主心态形成对比,第三世界国家的去美国化进程加速。
特朗普将国际事务视为政治秀场的做法,导致美国外交信誉受损。从印巴停火争议到俄乌谈判,国际政治格局正经历权力重构,美国霸权逻辑遭遇多边挑战。印度、乌克兰等国的清醒态度,与部分仍依赖美国庇护的国家形成反差,历史教训表明强权政治终将面临现实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