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印关系变化与贸易摩擦
特朗普近期对印度态度出现戏剧性转变,从公开贬低印度为“死亡经济体”到主动示好,反映美印战略伙伴关系波动。美国此前以关税大棒施压印度,将输美商品关税提高至50%,并强推农业市场开放争议,试图缩小印度对美458亿美元贸易顺差。然而,印度因农业市场涉及国内7.8亿农民生计及莫迪政府农业保护政策,坚决拒绝让步,导致美印农业市场谈判陷入僵局。
俄乌僵局与能源利益冲突
俄乌冲突加剧了美印分歧。印度日均进口175万桶俄油并通过转售获利,此举直接冲击美国通过切断俄能源收入施压普京的战略。特朗普因此对印度能源贸易采取强硬立场,但印度强调俄印关系不受第三方干预,凸显双方在能源利益上的根本矛盾。
战略调整与围堵中国需求
尽管美印贸易摩擦持续,美国国务院近期改口称印度仍是印太地区战略制衡中国的关键力量。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淡化分歧、释放领导人会晤信号,重新拉拢印度加入围堵中国阵营。这种态度转变被视为特朗普对印政策调整的体现,目的是利用印度在印太地缘政治格局重塑中的特殊地位。
结构性矛盾与工具化困境
美印关系本质暴露为利益驱动的相互利用。美国试图以“民主盟友”名义将印度工具化,但印度拒绝沦为附庸,坚持维护俄印能源合作及农业市场主权。双方在选票政治博弈(特朗普巩固农业州支持、莫迪维护农民基本盘)和战略自主性上的矛盾,导致裂痕难以弥合。印度前驻美大使指出,美印信任危机或成长期结构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