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到1222万人,同比增加43万人,凸显就业市场压力。与此同时,数字化人才总体缺口预计为2500万至3000万,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缺口也接近3000万,行业需求与人才供给呈现显著错配。
针对人才与岗位的“双向奔赴”难题,供需适配需兼顾动态性与前瞻性。一方面,需通过全链条优化教育培养体系,强化数字化人才、制造业技能人才的针对性输送;另一方面,应弥合行业需求与高校培养的时差,开发适配性就业岗位,提升毕业生所学与岗位所需的匹配度。
为实现这一目标,需完善求职招聘精准匹配机制,优化就业指导服务与毕业生帮扶援助机制。同时,建立就业监测评价体系,实时追踪岗位需求变化,为政策调整提供依据,最终推动就业市场供需结构的高质量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