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澳大利亚生物科技公司QuikLabs发布了全球首款可编程生物计算机CL1。该产品通过将实验室培养人脑神经元与平面电极阵列结合,构建出动态神经网络操控技术,其核心设计包含59个电极组成的稳定神经网络,支持用户对计算过程的精准控制。CL1活体AI计算机系统被封装于生命维持单元内,并配备神经元活力维持系统以调节环境条件,确保生物组件高效运作。
CL1展现了生物计算能源优化的显著优势,其动态性优势体现在自适应任务学习能力上。研究表明,集成生物元素的系统可提升复杂任务处理效率,例如原型系统Discipline曾用80万神经元完成电子游戏训练。QuikLabs提供云端生物计算服务和硬件购买两种模式,单台售价约3.5万美元,计划于6月投入市场,目标应用于机器人、自动化及数据分析领域。
然而,可编程生物计算机CL1的可扩展性面临挑战,包括神经元系统生产维护的复杂性及长期稳定性问题。此外,使用实验室培养人脑神经元引发了人脑细胞科研伦理争议,需制定严格准则解决监管与道德风险。科学家期待CL1推动神经信息研究,并在药物开发与神经退行性疾病领域提供新工具,标志着人工智能与生命科学融合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