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德国新执政联盟(基民盟、基社盟、社民党)发布组阁协议,删除了此前传闻针对华为在关键基础设施领域的限制条款。这一政策转向标志着德国在5G网络建设中放宽对华为的限制,为华为参与德国市场扫清障碍,反映出德国经济务实政策优先于意识形态外交影响的逻辑。
德国新政府调整对华政策的核心动因源于内部经济需求。俄乌战争导致德国依赖的俄罗斯能源与中国供应链两大支柱受挫,2024年GDP连续负增长迫使政府寻求强化对华合作。同时,工业四点零技术需求使华为的技术支持成为德国产业升级的关键。
绿党退出执政联盟成为政策调整的外部推力。2021年交通灯联盟时期,绿党主导的经济部和外交部推动对华脱钩政策,但2025年大选中绿党得票率暴跌,基民盟与社民党联合组阁后,绿党影响力消退,此前针对中国的限制措施随之弱化。
基民盟的右转战略进一步巩固了对华合作基调。党主席莫茨通过收紧移民政策重获保守派支持,其亲美立场虽受特朗普关税政策掣肘,但基于德国需平衡中美俄关系的现实,仍选择在华为、汽车领域与中国适度合作。
基民盟推动选择党议会合作正常化的动向引发关注。党内高层提出解除针对选择党的“政坛防火墙”,暗示德国政治右转加速。若选择党(议会第二大党)被纳入合作范围,欧洲多国可能效仿,形成更务实的政策风向。
此次德国华为限制放宽调整并非孤立事件。在美欧贸易摩擦背景下,英国、丹麦等国亦计划重新评估排除华为5G的政策,未来或进一步采用华为6G技术。不过,中国科技产业仍需应对德国政策调整后的新挑战,包括技术标准竞争与市场准入规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