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泰山封禅仪式在唐高宗李治国策推动下,成为彰显盛世的标志性事件。麟德二年(原文误作“宁德”),李治与武则天率领百官及多国使节举行浩大典礼,通过这场唐代疆域扩张战略的“盛世宣言”,向内外昭示大唐的国力与影响力。
唐代道观佛寺兴建政策紧随封禅展开,全国三百五十八州同步营建宗教场所,将道教与佛教发展推向新高度。这一举措不仅强化了文化认同,也为后续的唐灭高句丽战役提供了社会凝聚力。总章元年,李勣率军攻破平壤,终结高句丽政权,安东都护府设立背景由此奠定,唐朝版图东扩至朝鲜半岛。
在唐代二圣权力格局中,武则天政治影响力逐步凸显。封禅大典与军事胜利虽巩固了李治的统治威望,但宗教与行政改革背后,武则天已深度参与朝政决策,为后续权力演变埋下伏笔。这一时期的举措,既展现了盛唐的多元发展,也预示了政治格局的潜在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