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金融市场剧烈震荡,美股、日韩股市及大宗商品同步暴跌,比特币单日跌幅达15%,呈现“黑色星期一”行情。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民币逆势升值,一周内涨幅抵消过去半年跌幅。这一现象与美联储降息预期下美股崩盘形成反差,反映出国际资本市场正经历重大拐点。
美国科技泡沫破裂成为市场动荡的核心因素之一。英伟达、苹果等科技巨头高管减持股票,英特尔、特斯拉盈利下滑,叠加特朗普重返政坛对硅谷的潜在打压,加速了美股科技板块估值回调。美联储为应对经济衰退释放降息信号,却因资本外流加剧美股下跌,形成“衰退螺旋”,市场担忧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风险重演。
日本央行意外加息25个基点,终结华尔街利用日元零利率的套利交易,导致全球资本加速撤离高风险资产。此举引发日股暴跌,但随后迫于美国压力暂缓加息,市场短期反弹。与此同时,中国推出3000亿元消费刺激政策,试图通过产业升级与科技突破对冲外部冲击,华为、比亚迪等企业技术突破已对美股相关板块形成压制。
中美博弈进一步升级,美国限制半导体等领域对华投资,试图阻挠资本流入中国。然而,人民币资产因政策独立性和市场稳定性成为避险选择。分析指出,国际资本流向转变、科技产业竞争及货币政策分化,标志着中美金融战进入关键阶段,后续需关注中国科技产业创新对全球资本市场的二次冲击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