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公子重耳与楚成王对话
楚成王设宴款待流亡的晋公子重耳,询问其若返晋将如何报答楚国。重耳回应称楚国已拥有充足的奴隶(子女)、珍禽异兽(毛齿革)等物资,晋国所用不过是楚国的剩余(波及)。楚王追问,重耳则以“退避三舍”为诺,并表明若被迫交战必全力周旋。楚成王评价重耳志向远大且谦逊有礼,认为其将复兴晋国,遂未采纳臣子刺杀之议,转而送重耳至秦国。
秦穆公联姻与外交博弈
秦穆公以联姻拉拢重耳,将包括晋怀公遗孀怀嬴在内的五名女子许配给他。重耳因礼节疏失引发怀嬴不满,后通过脱衣请罪平息矛盾。秦穆公宴请重耳时,重耳赋《河水》诗,隐喻归附秦国;秦穆公回以《六月》诗,暗示其效仿周宣王重臣辅佐王室。赵衰凭借文辞能力主导外交辞令,助重耳完成“赋诗言志”的外交仪式,巩固秦晋同盟。
政治预言与重耳归晋准备
楚成王从重耳的言行及其随从(如赵衰)的忠谨能力中,推测晋国将因重耳而兴盛,并借“天意难违”驳回刺杀提议。秦穆公则通过联姻和军事支持,为重耳返晋铺路。重耳以退避三舍的承诺展现政治智慧,同时借赋诗和礼仪彰显对周礼的尊崇,为后续掌权奠定合法性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