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模范“一词起源于青铜器的制作

所属专辑: 村酒词话
主播: 村酒野蔬
最近更新: 5天前时长: 13:55
村酒词话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模范一词起源考

# 商周青铜器制度

# 僭越礼制后果

# 九鼎八簋等级制

# 青铜器制模工艺

# 周朝贵族等级制

# 杨雄法言论模范

商周时期,青铜器是贵族身份的核心象征,其使用遵循严格的等级制度。例如,周天子独享九鼎八簋,诸侯、大夫、士等阶层按等级递减使用数量,违反者将面临“僭越”罪名,甚至被讨伐。这种等级制度体现了当时社会对礼制的极端重视。
青铜器的制作工艺极为复杂,需先通过“制模制范”技术完成。工匠用胶泥制作器型模具(模),再以草木灰泥包裹制成浇铸外范(范)。铜水冷却后打碎范体,经二次浇注、雕刻、抛光等步骤,最终形成精美青铜器。工艺的精良程度直接关联成品的品质,由此“模范”一词被赋予“最高标准”的含义。
西汉学者杨雄在《法言》中将“模范”引申为道德标杆,提出“师者,人之模范也”,强调教师在育人中的典范作用。这一概念从青铜器制作术语演变为社会文化中的榜样代称,沿用至今,如“劳动模范”等称号均源于此历史脉络。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