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洋品牌销量下滑但是盈利增加

所属专辑: 购车问题
主播: 海阔试车
最近更新: 6小时前时长: 39:38
购车问题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合资品牌出口策略分析

# 销量下滑盈利增长趋势

# 绿牌车补贴政策影响

# 中国生产汽车海外溢价

# 中国汽车制造成本优势

# 本土品牌出口关税挑战

# 海外市场法规适应性

# 汽车产业链就业带动

# 跨国车企中国生产偏好

# 内燃机技术重启研究

近年来,合资品牌在国内市场的销量持续下滑,但通过出口策略调整实现盈利增长。以长安福特、北京现代为例,其国内年销量从百万辆降至数万辆,但依托中国生产基地的低成本优势,出口车型在海外市场实现高溢价,例如江铃SUV和奥迪Q6新能源版在欧美售价翻倍,带动企业利润提升。
新能源车补贴政策加速了自主品牌对合资油车的替代,但海外市场缺乏类似补贴支持,且欧美对新能源政策出现动摇,部分国家重启内燃机研发。中国新能源车出口面临关税壁垒、充电基建不足及品牌认知度低等挑战,而合资品牌利用本土化生产和政策优势,在海外市场更具竞争力。
中国汽车出口带动了轮胎、玻璃等产业链就业,但自主品牌在海外需应对与合资品牌同源生产却关税更高的困境。例如,比亚迪在德国需承担更高关税,而大众ID.3凭借本土网络和政策支持占据优势。此外,政局稳定的中国成为韩企(如起亚)转移生产的首选,其出口量预计2025年突破20万辆。
国际合作案例显示,宝马采用华为智驾和蜂巢动力电池,C919通过国际供应链降低出口阻力,说明技术融合可打破贸易壁垒。然而,部分自主品牌存在研发浮躁、抄袭及零配件标准混乱等问题,影响长期竞争力。与此同时,电动车保费上涨、锂电池安全隐患及政策激进调整,也为行业带来不确定性。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