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于2025年9月25日重新开放与白俄罗斯的边境口岸,标志着中欧班列恢复通行。此前因波兰以安全担忧为由关闭边境两周,导致约300列载有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等货物的列车滞留,中欧陆路贸易通道受阻。波兰总理图斯克称,若安全威胁重现可能再次关闭口岸。欧洲铁路货运协会数据显示,85%-90%的中欧班列依赖波兰入境,此次事件引发对供应链稳定性的讨论,部分企业已转向海运或中亚替代路线。
特朗普政府近期频繁调整对俄乌冲突立场,提出乌克兰或可通过北约军事支持“收复失地”,同时批评欧洲能源与移民政策,称联合国“过时无效”。其言论被解读为迎合国内鹰派势力,试图通过施压俄乌谈判巩固政治支持。美国推动北约东扩军事行动,在波兰部署防空系统,并默许乌克兰攻击俄本土,但俄方明确拒绝领土问题谈判,冲突持续陷入僵局。
中东局势方面,阿拉伯国家在多哈紧急峰会上提出建立阿拉伯军事联盟构想,旨在应对以色列袭击卡塔尔等安全威胁。埃及提议以开罗为总部构建集体防御协议,巴基斯坦与沙特签署战略防御合作协议,涉及核技术共享。尽管历史合作多次失败,但当前地区安全危机促使各国探索独立于美国的集体防御机制,以增强战略自主性。
特朗普要求阿富汗归还巴格拉姆空军基地,强调其临近中国核设施的地缘战略价值。该基地曾为美军中亚核心枢纽,2021年撤军后被塔利班接管。分析认为,美方试图通过施压或交易夺回基地,但面临阿富汗主权抵抗与国内政治成本限制,实际可行性极低。此举更多为特朗普转移国内矛盾、塑造强硬形象的选举策略,反映美国对中亚地缘政治博弈的焦虑。
米粥可口: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