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埃及、土耳其、卡塔尔领导人在埃及沙姆沙伊赫签署加沙停火协议,标志着本轮巴以冲突进入阶段性缓和。根据协议,哈马斯释放20名幸存人质,以色列同步释放1900名巴勒斯坦被拘留者,并开放部分过境点允许人道主义物资进入加沙。但协议未提及巴勒斯坦两国方案,且哈马斯和以色列领导人未直接参与谈判,引发对协议可持续性的质疑。
目前以色列军队仍控制加沙53%的土地,仅撤至“伤病界限”以北。尽管数万加沙居民开始返乡,但约80%住宅被毁,废墟清理需14年。巴勒斯坦人难民困境加剧,年轻一代普遍存在战争心理创伤。哈马斯在谈判中被迫让步,同意释放全部人质,但拒绝无条件解除武装,双方在哈马斯解除武装争议上分歧显著。
特朗普通过施压促成协议,其特使维特科夫以非传统外交手段推动谈判。然而,内塔尼亚胡政治博弈意图明显,曾撕毁协议升级军事行动,未来可能以“安全真空”为由重启冲突。国际社会担忧以色列通过封锁制造加沙种族隔离争议,而特朗普拟定的加沙国际过渡机构被质疑偏向以色列利益,成员包括亲以保守派人士。
尽管协议暂时缓解危机,加沙未来仍面临结构性挑战。欧洲和中东国家态度分化,国际关注度随停火达成逐渐消退。分析指出,若无法解决巴勒斯坦主权和哈马斯地位问题,加沙可能重回“封锁-冲突”循环,加剧地区人道与政治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