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印度与巴基斯坦因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的针对游客的恐怖袭击事件关系持续紧张。印度认定巴基斯坦与袭击有关联,宣布关闭口岸、暂停供水、驱逐外交官等强硬措施。巴基斯坦防长阿希夫否认指控,称印度可能借“假旗行动”策划事件,并警告两国存在爆发全面战争风险,强调拥核国家冲突的全球性隐患。
印度以1960年《印度河水条约》为筹码,威胁切断巴方水源,被视作对平民的间接攻击。巴方回应称此举等同战争行为,双方在克什米尔实控线附近发生轻武器交火,但未使用重武器。分析指出,印度需向国际社会提供巴政府支持恐怖主义的证据链,否则单边制裁缺乏法理依据。
巴基斯坦境内存在多股恐怖势力,包括袭击中国公民的“俾路支解放军”,但巴政府因治理能力有限难以全面遏制。印度在克什米尔推行人口迁移和取消自治政策,可能激化内部矛盾,导致恐袭频发。若印方采取类似伊朗跨境打击恐怖组织的策略,或能避免将冲突上升至国家层面,但当前印度直接将巴政府列为敌对目标,局势更趋复杂。
军事层面,印度综合国力占优但装备依赖进口,短期冲突中巴空军精锐(如F-16和“枭龙”战机)可能占据优势。长期战争将消耗印度经济发展势头,而巴方装备补充能力较强。双方均面临民族主义情绪推动的决策压力,但全面战争可能导致现代化进程中断,域外势力介入风险较低。国际社会呼吁通过谈判解决争端,避免误判引发不可控后果。
哎呀呀呼嘿:巴基斯坦还有歼10C呢,你咋不算了
173xxxx2989:往死了打
怪蜀黍:每期必听❤️
竹林:这个节目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