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26日,伊朗南部沙西德拉贾伊港口发生剧烈爆炸,已造成28人死亡、800人受伤。伊朗政府表示火势已基本受控,但未公布具体原因。该港口是伊朗最重要的集装箱码头之一,承担全国八成集装箱装卸任务,且临近霍尔木斯海峡运输通道,对全球石油贸易具有战略意义。
西方媒体及安全机构推测,爆炸或与港口存放的导弹燃料生产原料——高氯酸钠等化学品有关。英国海事公司指出,上月该港口曾接收疑似用于制造导弹燃料的化学品,但伊朗国防部否认存放军用物资,称其为普通生产安全事故。分析认为,危险品存放安全隐患和管理混乱可能是主因,类似贝鲁特硝酸爆炸事件的案例也曾因化学品管理不当引发灾难。
尽管存在外部势力干预的猜测(如以色列或美国情报机构行动),伊朗官方未公开指责任何国家。当前美伊正进行第三轮协议谈判,伊朗为避免局势复杂化,暂未升级矛盾。此外,事件引发对霍尔木斯海峡运输通道安全的担忧,若该区域因事故或冲突受阻,将直接影响全球两成石油运输。
历史案例显示,危险品管理漏洞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此次伊朗集装箱码头管理问题暴露了基础设施和监管能力的不足。伊朗革命卫队否认涉军物资的说法,但若未来证实涉及导弹燃料原料,可能加剧国际社会对伊朗军事活动的质疑。目前调查仍在进行,尚无组织宣称对事件负责。
136xxxx2590: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