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韩核潜艇合作项目因双方对敏感技术转让的争议陷入僵局,两国首脑会谈后两周内仍未签署书面协议。韩国总统李在明提出核燃料技术需求,希望提升潜艇作战能力,但美国对是否分享军用级核推进技术持保留态度。特朗普虽在社交媒体承诺技术合作,但实际进展停滞,暴露美国技术输出限制政策的一贯立场。
韩国试图通过自主核潜艇计划突破限制,其潜艇设计依赖德国技术,并尝试将民用核技术转化为军用,但噪音控制和可靠性问题仍是挑战。类似困境也体现在KF21半隐身战机研发中,美国仅提供非核心技术,导致该机型存在外挂武器破坏隐身性的缺陷。
美国对盟友的技术管控在历史案例中可见一斑:日本F2战机被迫基于F16改进,以色列“狮”式战斗机项目被叫停,均显示美国防止技术外流和市场争夺的策略。韩美军事技术合作分歧还涉及潜艇建造权,韩国主张本土制造,而美国试图通过分包维护权掌握长期主导。
核潜艇合作对半岛军事平衡的影响引发关注。韩国若获得核潜艇可能打破朝韩军力均衡,但美国基于地区战略考量,更倾向通过拖延或成品输出维持控制,类似澳大利亚核潜艇项目的长期拖延模式。韩国的民用核技术转化路径虽具可行性,但军用指标达标难度较高,实际作战效能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