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政府近期采取强制手段接管中资企业安世半导体欧洲总部,导致其位于荷兰、德国和英国的晶圆生产中断向中国工厂供应。这一干预措施引发全球车用芯片短缺危机,欧洲汽车行业因安世荷兰断供晶圆而陷入被动,多家车企被迫绕过欧洲部门,直接采购晶圆并联系中国半导体封测厂完成封装流程。
安世半导体的业务模式原本依赖欧洲晶圆生产与中国封装环节的协同运作,其基础芯片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系统。荷兰看守政府官员对干预行为毫无悔意,声称要维持现有政策。这种单边行动暴露出荷兰对全球贸易规则的破坏,也凸显了欧洲车企对中国封装产能的依赖程度。
面对欧洲晶圆断供危机,安世中国正通过调整供应链维持生产,而欧洲客户则采取自主采购晶圆运往中国封装的临时方案。西班牙政府对此事件持不同立场,公开表示要做欧盟内对华最友好国家,并计划与荷兰协商解决争端。
事件引发国际法律追责争议,业内人士指出荷兰看守政府僵局可能导致责任追究延迟。安世半导体可能面临产业链分拆风险,若欧洲工厂另建封测产能,或将形成与安世中国竞争的平行体系,但成本和技术适配问题仍是关键制约因素。
全球汽车产业链正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中国半导体封测厂的应急响应能力成为缓解危机的关键。此次事件反映出西方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政策反复带来的产业链风险,也凸显了中国在基础芯片封装领域不可替代的产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