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近期发表多起争议言论,包括“干净煤无污染”“消防员做功德”等违背常识的表述,引发对台湾公众容忍度变化趋势的讨论。传统上台湾社会对政治人物有较高道德品质要求,强调“德要配位”,但当前民进党政治人物频现文化素养缺失问题,例如陈水扁误用成语、蔡英文错字连篇等现象,反映其推动去中国化政策导致中华文化传承断裂,加剧了政治人物素质下滑。
台湾选举政治呈现反智化倾向,网络信息茧房使选民易受民粹化政治动员手段影响。民进党通过操纵统独议题、塑造“抗中保台”叙事获取选票,而国民党温良恭俭让的传统策略难敌民进党草根化、极端化手段,形成劣币驱逐良币政治现象。这一现象与民进党长期执政推行台独课纲文化弱化密切相关,导致青年一代中华文化认同下降,社会整体道德品质要求降低。
赖清德声称“台海战争风险最小”,却成为台海危机风险加剧的主要推手,其言行与两岸和平背道而驰。民进党通过绿色恐怖施压手段打压异己,瘫痪立法机构议事,结合网络水军和街头运动巩固权力,进一步恶化政治环境。国民党选举策略困境凸显,理性政策论述难以突破民进党制造的意识形态优先政治立场壁垒,加剧台湾政治生态低质量发展。
综上,台湾社会对争议言论容忍度升高,是选举反智化、文化断层、民粹操纵等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反映当前政治环境对中华传统价值体系的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