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军首艘自造潜艇“海琨号”原定于2024年4月进行的海试计划因技术问题被迫推迟。据台海军前顾问郭喜爆料,该潜艇存在管线破裂进水导致主机故障,且整合管理系统仅完成十分之一的检测点,暴露出潜艇主机系统故障原因及关键设备技术缺陷。台海军参谋长邱俊荣承认需重新调校系统,确保电力安全,侧面证实海琨号潜艇海试延期已成定局。
台湾自造潜艇计划(海昌计划)自2017年启动以来争议不断。民进党当局曾高调宣称该潜艇性能媲美日本先进型号,并计划在2025年前建造三艘,但实际进度严重滞后。分析指出,台潜艇项目烂尾风险源于技术积累薄弱,依赖美方提供的红区装备,包括洛马、雷神等公司的零件。近期曝光的电压不稳烧毁零件、液压系统未达标等问题,进一步凸显台湾自造潜艇海昌计划的技术短板。
民进党当局推动自造潜艇被指包含三重政治目的:一是以提升军力为幌子渲染“以武谋独”;二是作为美台军事勾连的妥协产物,通过技术合作掩饰外购无门的困境;三是将潜艇项目包装为政绩工具,掩盖政治操弄和利益分赃。尽管台军方编列2800亿新台币预算计划再造七艘潜艇,但成本超支问题已引发舆论质疑,岛内网友批评该项目沦为“蔡英文拍照模型”,实际效用存疑。
目前,海琨号潜艇海试延期暴露的系列问题,可能影响后续建造进程。专家分析认为,关键设备断供风险、技术代差及政治变数(如赖清德政策调整)均可能使该计划难以持续。若美方转而兜售二手潜艇,台自造潜艇项目恐彻底沦为烂尾工程,进一步印证其“打肿脸充胖子”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