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我们的开播纪念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给所有收听的朋友送上一份小礼物,点击下图即可领取你的专属收听报告,赶快来试试吧 ↓↓↓
【彩蛋时刻】
★彩蛋(一):兵家必争之地——张家口
张家口地处河北省西北部,东临首都北京、西连大同、北靠内蒙古高原,南接华北平原。张家口雄踞长城之关口,扼南北之咽喉,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传说中上古时代的涿鹿之战发生于此,《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 后千百年间战争不断。
张家口西北的野狐岭,古人称之为"无穷之门",认为那是没有边际的未知世界,意欲停止开拓的脚步。《战国策》记载,赵武灵王说服大臣同意他的军事改革“胡服骑射”时说:“昔者先君襄王与代交地,城境封之,名曰‘无穷之门’,所以昭后而期远也”。野狐岭是去往坝上的必经之地,“坝”在蒙语中是山岭的意思。
(野狐岭地理位置图)
唐末,北方的契丹族逐渐兴起,其中契丹八部中实力最强的迭剌部军事首领耶律阿保机为建立契丹国东征西讨。天复四年(904年),耶律阿保机率军讨伐黑车子室韦,室韦首领向唐卢龙节度使刘仁恭求救。耶律阿保机在野狐岭伏击了刘仁恭的数万大军,“乘胜大破室韦。” 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正式建国称帝,国号“契丹”。后完颜阿骨打率女真各部举兵反辽,建立了金。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1206年,铁木真继位蒙古大汗位,建立了大蒙古国,并开始了不断地对外扩张。成吉思汗六年,亲率大军伐金,开始了为时二十多年的蒙金战争。1211年的野狐岭之战是决定蒙古与金命运的重大战役,这场战役之后金国几乎丧失了所有的精锐部队,曾经不可一世的女真人元气大伤,不久后就在蒙古和南宋夹击下灭亡。
(蒙金战争图)
朱元璋称帝后,为了肃清元的残余势力,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派兵北征,在野狐岭进击元军。此后的数百年里,元的残余势力与明军在野狐岭一带战事不断。永乐八年(1410年)明成祖朱棣率大军北征蒙古鞑靼部时曾来到野狐岭上,召集众将商议军务。北元的脱脱不花曾率兵攻下野狐岭明军防线,慌得明京师宣布戒严。
(洪武三年,朱元璋命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出征北元)
★彩蛋(二):张家口的风景与人文
张家口作为冀西北地区的中心城市,连接京津、沟通晋蒙,有“塞外明珠”之称。张家口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阴山山脉横贯中部,将张家口市划分为坝上、坝下两大部分:坝上为高原,坝下为低中山盆地。
(坝上草原)
(张家口草原天路)
由于重要的战略位置,多个朝代在张家口修建、修缮长城,张家口境内的长城长度达1476公里,可谓县县有长城,有“长城博物馆”之称。 张家口境内的涿鹿长城、怀来长城,是内长城的一部分,是明代屏护京城最直接的防线,所以也有“头道边”之称。
(涿鹿长城)
(怀来长城)
金长城横贯张家口康保县,因这段长城就地掘土起墙形成长长壕堑而得名“金界壕”。金长城每300米处筑一烽火台,康保县境内共有210座烽火台。
(张家口境内的金长城)
(康保县古长城遗址)
张家口境内最著名的长城当属明长城,大境门便在此段长城。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为了防御鞑靼、瓦剌的入侵,派燕王朱棣等人修建长城。后明历代皇帝也不断修缮旧长城、建筑新长城,最终形成了万里长城,俗称外长城。
(大境门)
张家口地处内陆,一年四季分明,加上坝上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所以这里有独特的饮食文化。由于张家口的地理位置和长期的战争,这里也逐步形成了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民族聚合和文化融合。
当地有“三十里的莜面,四十里的糕,二十里白面饿断腰”的俗语。由于莜麦喜寒凉,耐干旱,抗盐碱,生长期短,特别适合当地的气候,所以莜面成为当地的人重要的主食。“四十里的糕”指的是黄米糕,黄米(黍子)也由于其耐干旱等特点,也成为当地的重要主食。此外,荞麦、土豆等耐高寒等作物也是重要食物。当地的一些饮食歌谣还体现了民族融合对饮食文化的影响:如“开水涮肉真不赖,成吉思汗传下来”等。
(莜面食品)
在张家口曾有汉族与少数民族民族的茶马互市,《大清一统考》说:“张家口市堡,明宣德四年筑,城外有池,明季为互市之所。” 清人的《闻见瓣香录》甲卷·《张家口》中记载:“张家口为上谷要地,即古长城为关,关上旧有台市,为南北交易之所,凡内地之牛马驼羊多取给于此。”
张库大道,沟通张家口与库伦(今天的乌兰巴托),是一条重要的贸易之路。这条商道大约始于唐代,宋元时期开始出现茶贸易,因此被称为“草原丝绸之路”和“草原茶叶之路”。
(张库大道上的商队)
(汉蒙商人在一起)
★彩蛋(三):老照片里的旧时光——避暑山庄与木兰围场
威廉·珀德姆(1880年-1921年)英国植物学家、探险家。1909年,他受哈佛大学阿诺德植物园派遣,到中国北部进行考察。1909–1911的三年间,他游历了北京、河北、山西等地。他在为植物园收集各种植物资料的同时,也拍摄了许多沿途的风景与风情。
(清末时的承德避暑山庄的围墙)
(1909年避暑山庄内景)
(滦河边的船家)
(承德木兰围场,锥子山下的清廷粮仓)
(当地的百姓)
(经过木兰围场边的运输队)
(木兰秋狝时接收检阅的蒙古兵)
(木兰秋狝盛典上的蒙古勇士)
★彩蛋(四):马格尔尼使团来访
乔治·马格尔尼(又译马戛尔尼,1737年-1806年),英国政治人物、外交官。马格尔尼是一个出生于爱尔兰的苏格兰贵族,1764年,他被任命为全权特使,赴俄国与叶卡捷琳娜二世商谈结盟事宜,回国后,先后出任英国议会和爱尔兰议会议员。1775年,他出任加勒比群岛总督;1780年,出任印度马德拉斯总督;1786年,由于他拒绝出任印度总督,所以返回英国。
1793年,英王乔治三世以祝寿为由,派遣马格尔尼为正使,率领使团到访清国朝贡并觐见乾隆皇帝,实则要求中国允许英国派驻公使。《清史稿·志一百二十九》记载:“(乾隆)五十八年,英国王雅治遣使臣马戛尔尼等来朝贡,表请派人驻京,及通市浙江宁波、珠山、天津、广东等地,并求减关税,不许。”
马格尔尼使团是到达中国的第一个英国外交使团。出发前,马格尔尼曾踌躇满志,因为在其政治生涯中,他有丰富的外交经验;再加上,马格尔尼是一个中国迷,到中国来是他一直向往的事情。但由于语言不通与文化隔阂,这次外交活动显然是失败的;特别是在向乾隆皇帝如何行礼之事上,中英双方产生很大的争执。
威廉·亚历山大(1767-1816)是马格尔尼使团随行的画师,他用画笔记录了这一次重大的中英外交活动与中国当时的风情民俗。
(船上视角:纤夫们)
(送葬队伍)
(岸边的百姓正在观看船上使团)
(天津的一处堡垒,1793)
(亚历山大笔下的清士兵)
(乾隆在避暑山庄接见马格尔尼使团)
(亚历山大笔下的乾隆)
(马格尔尼觐见乾隆皇帝,单膝跪地)
(13岁的小斯当东为副使斯当东从男爵的儿子)
(乾隆将随身携带的香囊赏赐给小斯当东)
【大紧语录】
1、张家口这地方随便打开地图,哪怕不是一个军事迷,一看地图,都能看到这个地方是整个中原地区与塞外的咽喉之地,所以张家口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2、河北省这个省很有意思,大城市特别的多,而且完全不是一种风格,不是一种文化。张家口是彻底的塞外文化、塞外风光,吃羊肉,宗教信仰很浓厚,还是非常值得去的。
3、避暑山庄主要是康熙和乾隆修建的,雍正是一工作狂,每天蹲在那儿工作,自己睡一小屋里,所以他也不太出去玩。
4、承德是一个非常值得去三天的地方,一天是不行的,我试过两次,得去待三天,才能把承德所有的美好欣赏到,当然得夏天去喽。
wiz:喜峰口是唐山迁西的吧?
黄少正经人:普通话采集地有几百个。承德只是其中之一 高老师这个事儿说的不太准确了。
Flora_M:f
天天上神树:承德变大城市了!承德人狂喜!
LOSER:斯当东
186xxxx4246:胡说八道 东北抗联当时是主力
千叶开:大爱矮大紧,博通古今中外
王强:张家口怀安县
独一无二的昵称啊啊啊啊啊啊:矮大紧太给河北面子了。都是大城市
Fort Zh:承德冬天下雪❄️美哭
一言难尽:承德确实发音非常标准,以前的师傅是承德的,人家根本就没有方言,跟媳妇孩子打电话也是标准普通话
钟科伟@:去曹雪芹家的是乾隆不是康熙吧
舟舟为了吐槽权游开号:张家口人意外听到咯
六月无歌.:打卡
初心by:张家口怀来人打卡
崔海涛:我是涿鹿的……。
崔海涛:我是张家口涿鹿的………………
s-h-e-r-r-y:在上海的张家口人民热泪盈眶,具体说是宣化的,好像回去看看
云水禅心 :宣化才是当时的省会!
开涮调频:我是张家口宣化人,准确的说,宣化才是察哈尔省的省会,因为民国的察哈尔省省政府旧址就在宣化,是真正的张家口,以前叫张垣市,这儿也是从秦朝就封为九边重镇之一的上谷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