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费率改革进入新阶段,多家基金公司计划上报首批费率创新型基金。这类产品采用开放式运作,管理费由基础管理费加超额管理费构成,费率水平与业绩比较基准双向挂钩。若收益低于约定水平,基础管理费将向下浮动;若收益跑赢基准且为正,管理人可收取固定超额管理费。
与传统模式不同,此次创新首次将差异化收费细化至单客户、单份额维度。根据份额持有时间和年化收益率分档收费:持有时间不足365天仅收基础管理费;持有超365天且年化收益率跑赢业绩比较基准6%并盈利,可叠加超额管理费;若跑输基准3%,需返还部分基础管理费。
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强调强化利益绑定机制。新规要求将业绩跑赢基准、投资者盈亏等指标纳入基金公司及基金经理考核体系,通过浮动管理费机制倒逼机构减少“旱涝保收”现象,优化主动权益类基金收费模式。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改革通过双向浮动管理费机制和单客户差异化收费模式,实现投资者费率控制与管理人激励的平衡。同时,业绩比较基准分档标准与基金业绩考核体系优化相结合,进一步推动行业向“以投资者收益为核心”的方向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