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逵自幼在祖父贾西经营的杂货铺中展现过人天赋,五岁记账神童的称号源于他对货品位置的精准记忆。六岁被送入私塾后,其过目不忘才能令师长惊叹,但因纠正先生错误被逐出学堂。十五岁时,他已在杂货铺练就敏锐的观察力与谈判技巧,偶遇河东太守杜畿时,以兵法与治政见解赢得赏识,开启仕途生涯。
担任匠役县长期间,贾逵创新推行以盗贼治盗窃政策,将小偷编为治安队,配合连环担保法大幅降低犯罪率。他快速审理积案的“先坦白者胜”原则,显著提升行政效率。调任弘农太守后,面对当地豪强势力,他巧妙化解张琰的斗鸡挑衅,并借私藏粮仓事件迫使豪强开仓赈灾,树立威信。
贾逵在军事上以曹军粮草计谋助曹操击溃马超,其设计的粮垛陷阱成为经典战术。担任曹魏官员期间,他建立三考法考核制度,严查官僚作风,甚至对曹休等权贵一视同仁,被曹操赞为“诡计多端士”。其突袭检查与伪装视察的作风令同僚敬畏,司马懿曾因偷懒遭其暗中警示。
晚年任豫州刺史时,贾逵推行承包到户屯田制,通过超产分成机制激发农户积极性,促进粮食丰收。临终前仍坚持完善屯田细则与官员考核标准,其务实作风深刻影响曹魏治理体系。贾逵一生从杂货铺神童成长为曹魏重臣,治国如经营杂货铺般精打细算,成为后世推崇的能臣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