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与灾害应对安全措施
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为核心,强调排查身边灾害隐患。针对暴雨积水避险指南,需避免地下车库等低洼地带,警惕高空坠物风险区域如老旧建筑,主动避开地质灾害易发区,并注意电力设施漏电隐患和水坑隐患,涉水时使用木棍探路。
洪水应对误区与正确方法
公共交通遇洪水时,低水位需撤至高处联系司机,高水位应砸车窗四角有序撤离。自驾遇洪水需缓慢通过积水,水位达车轮一半时立即弃车,正确破窗技巧为击打车窗四角,车内应备安全锤、救生衣等工具。居家防洪需遵循“穿胶鞋、堵门缝、断电源、撤高处”十二字诀,避免赤脚涉水。
应急避难场所位置与功能
武汉市公布287个应急避难场所,包括街道级、区级和市级三类,最长可避难180天。场所配备直饮水、暗坑式厕所、应急供电等设施,如洪山广场可容纳2万人。市民可通过微信公众号查询附近应急避难场所位置,日常需熟悉引导牌和距离,固定场所服务半径达2000-5000米。
山洪自救与特殊场景避险
山洪爆发时需组队纵向逃生,朝与洪流垂直方向撤离,避免手拉手人墙。求救可通过拨打紧急电话或挥动鲜艳衣物,夜间用手电闪烁。居家落水可采用水母漂或空瓶浮自救法,雷电天气避免下车,注意关闭车窗和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