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县雄鹰剧场作为民营文化阵地,通过开设黄梅戏公益课堂免费教学,吸引不同年龄层群体参与。国家级传承人周鸿年、徐记住及专业演员陈黛琴担任指导,高峰期单课学员达400人,工作日以中老年为主,周末专设年轻人专场。企业家周雄鹰自筹资金支持公益课堂,并成立民营雄鹰剧团年度演出300余场,展现民间文化活力。
雄鹰剧团在传统庙会等活动中表现突出,如阳寺庙村千年庙会连演11天31场,观众近千人次。团长刘国荣带领剧团扎根基层,践行“村村有戏”理念。同时,黄梅县剧院推出黄梅戏新剧目《梅城烟雨》,实现跨省巡演。院长于文新坚持每年创作新戏并复排经典,推动剧目走向全国。
黄梅戏非遗传承人名单涵盖42名传承者,结合百家民营剧团活跃发展,形成传统戏曲生态链。当地将黄梅戏纳入中小学课堂,强化年轻群体传承基础。武汉大学教授郑传银提出黄梅戏品格发展战略,强调创作需贴近当代观众审美,推动黄梅戏进入国家戏曲第一方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