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教培机构通过短视频平台制造暑假逆袭关键节点的概念,宣称“语文是分水岭”“英语要提前学”等话术,利用夸张标题与紧张音乐营造教培贩卖焦虑营销氛围。部分机构推出“学霸班”等限时课程,暗示高录取率吸引家长,实则涉及虚假宣传话术,甚至通过模糊化表述规避监管。
记者调查发现,平台算法精准推送“暑期学科培训乱象”相关内容,强化家长教育焦虑蔓延。教培机构借机将学科培训包装为“分水岭解决方案”,而实际上假期违规学科培训已被政策明令禁止。部分机构转向非学科类项目,但课程内容仍以学科知识为核心,涉嫌违规经营。
专家指出,治理需从平台治理与法律监管入手,打击虚假宣传与违规培训。家长应理性看待唯分数论评价体系,关注孩子兴趣与综合发展,通过社会实践、户外运动等方式规划假期。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的建设,有助于缓解家长焦虑,回归教育本质,避免假期沦为“第三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