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款名为“俄罗斯”的微信小游戏广告因朋友圈内大量出现好友评论和点赞引发关注。部分用户向好友核实时发现对方未进行相关操作,质疑平台是否伪造互动。技术分析指出,社交平台生成虚假评论和点赞在技术上可行,若存在此类行为将侵犯用户权益。
微信广告团队对此明确回应,称所有广告评论和点赞均为用户真实操作,不存在盗用账号行为,并解释广告推送存在时间差和多版本测试可能导致用户混淆。此前5月,微信工作人员曾公开强调广告评论区内容的真实性。
调查显示,小游戏及短剧、直播等已成为用户解压的主要方式。数据显示,某平台小游戏月活用户超5亿,主用户年龄为20-40岁,女性占比接近半数。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俞卫华分析,低成本、易上手的小游戏因类型多样、适应不同人群需求而流行,其社交互动功能通过幽默玩梗等方式增强用户粘性,形成集体参与的流行文化现象。
围绕小游戏广告的集中评论现象,专家认为用户共同构建了媒体事件和社交关系释放场景,参与讨论既是对流行的响应,也是社交需求的体现。目前,关于小游戏广告的互动真实性争议仍在持续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