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批复新建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标志着我国在南海治理中从主权宣誓向执法常态与生态治理的升级。黄岩岛位于南沙东北部,拥有150平方公里的泻湖和珊瑚礁生态系统,但长期面临菲律宾非法作业及域外势力干扰。通过设立保护区,我国依据《自然保护区条例》划分核心区、缓冲区和试验区,以法律手段限制破坏性活动,并强化海警、民兵等执法常态化管理机制。
保护区的设立不仅从环保角度履行国际责任,更通过健全管理机构、建设基础设施(如雷达站、停机坪)推动主权管辖的实质化。黄岩岛作为南海战略布局的关键节点,未来可与永兴岛、除碧岛构成覆盖南海核心海域的“大三角”防御体系,将管控前线延伸至菲律宾邻近海域,有效应对域外国家军事部署威胁。
菲律宾对保护区设立的抗议暴露其心虚本质,但我国通过分层推进领海基线公布、生态评估和保护区设立等举措,系统化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规划的治理思维转变。这一过程结合法律约束与环保议题,既巩固领土主权,又避免争议升级,展现了通过规则制定实现南海长治久安目标的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