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有超过3亿成年人患有高血压,30至79岁人群中患病率达29%。高血压作为慢性疾病,其发生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相关,具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更高,但遗传并非绝对因素。
诱发高血压的主要风险包括长期高盐饮食、高脂高糖摄入、缺乏运动、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此外,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可能导致心率加快和血管收缩,进一步推高血压。医生强调,高血压并非肥胖人群“专利”,任何体型和年龄段均可能患病,需定期测量血压。
关于高血压的常见误区需澄清:无症状高血压仍需干预,否则可能损害心脑肾等器官;抗高血压药物无成瘾性,患者需长期遵医嘱用药,随意停药易导致血压反弹,增加心梗、脑梗等并发症风险。建议确诊患者通过药物与生活方式调整相结合,维持血压平稳,降低脏器损伤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