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围绕郑庆安的君相二火论展开,阐述人体内“君火”与“相火”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关联。君火对应心火,统摄上半身阳气,主官窍经血;相火对应肾阳,固摄下半身阴液,主二便与生殖。郑庆安认为,两火虽分属上下,实则一气贯通,共同维系阴阳平衡。
当君火虚弱时,上半身阳气不固,易出现鼻衄、流泪、清涕等症状;若相火不足,则下身阴液失控,表现为滑精、带下、二便失禁等。两者失衡会影响中气化生,导致脾胃运化受阻,出现腹胀、完谷不化等问题。
郑庆安强调,治疗需分虚实:阴寒上冲致面赤身热时,不可误判为实热,应回阳救逆固脱;阳气下脱则需升提固摄。例如,独参汤补阴留阳,回阳饮补阳挽阴,体现“阴阳互根”原则。此外,中气依赖二火熏蒸,若火衰则脾胃腐熟无权,引发痰湿壅滞。
音频还指出,上下二火俱虚时,可能出现阴气上腾或下脱的危重症候,如真火随阴上浮的面赤汗出,或阳气下脱的二便下血。此类情况需紧急回阳,避免清热伤正。通过剖析君相二火的分合与互动,郑庆安揭示了火在人体阴阳主宰中的核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