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心学:原文: 子贡问于孔子曰:“死者有知乎?将无知乎?”子曰:“吾欲言死之有知,将恐孝子顺孙妨生以送死;吾欲言死之无知,将恐不孝之子弃其亲而不葬。赐不欲知死者有知与无知,非今之急,后自知之。” 子贡问治民于孔子。子曰:“懔懔焉若持腐索之扞马。”子贡曰:“何其畏也?”孔子曰:“夫通达御皆人也,以道导之,则吾畜也;不以道导之,则吾雠也。如之何其无畏也。” 简介: 对于子贡关于“死者…”的问题,孔子从务实的角度作了谨慎的答复,关于“治民”的问题,孔子以类比的方法及是否符合大道来治国治民,给予了郑重的回答。圣人不仅“立言立德”,而且引导人们踏实地往心性上修持。
黄庭心学:原文: 子贡问于孔子曰:“死者有知乎?将无知乎?”子曰:“吾欲言死之有知,将恐孝子顺孙妨生以送死;吾欲言死之无知,将恐不孝之子弃其亲而不葬。赐不欲知死者有知与无知,非今之急,后自知之。” 子贡问治民于孔子。子曰:“懔懔焉若持腐索之扞马。”子贡曰:“何其畏也?”孔子曰:“夫通达御皆人也,以道导之,则吾畜也;不以道导之,则吾雠也。如之何其无畏也。” 简介: 对于子贡关于“死者…”的问题,孔子从务实的角度作了谨慎的答复,关于“治民”的问题,孔子以类比的方法及是否符合大道来治国治民,给予了郑重的回答。圣人不仅“立言立德”,而且引导人们踏实地往心性上修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