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心学:原文: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昔者舜冠何冠乎?”孔子不对。公曰:“寡人有问于子而子无言,何也?”对曰:“以君之问不先其大者,故方思所以为对。”公曰:“其大何乎?”孔子曰:“舜之为君也,其政好生而恶杀,其任授贤而替不肖,德若天地而静虚,化若四时而变物,是以四海承风,畅于异类,凤翔麟至,鸟兽驯德,无他也,好生故也。君舍此道,而冠冕是问,是以缓对。” 孔子读史至楚复陈,喟然歎曰:“贤哉楚王!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匪申叔之信,不能达其义,匪庄王之贤,不能受其训。” 简介: 由鲁哀公向孔子询问“舜的皇冠如何?”而引发了孔子的感慨。孔子告诉哀公,舜之所以成为一代圣王而为后世景仰,是因其有人世间的第一大德行~好生之德。舜的内心时刻想着利益苍生,让百姓安居乐业,从而四海之内、蛮夷之邦皆臣服于他,鸟兽也被他的德行感化而驯服。
黄庭心学:原文: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昔者舜冠何冠乎?”孔子不对。公曰:“寡人有问于子而子无言,何也?”对曰:“以君之问不先其大者,故方思所以为对。”公曰:“其大何乎?”孔子曰:“舜之为君也,其政好生而恶杀,其任授贤而替不肖,德若天地而静虚,化若四时而变物,是以四海承风,畅于异类,凤翔麟至,鸟兽驯德,无他也,好生故也。君舍此道,而冠冕是问,是以缓对。” 孔子读史至楚复陈,喟然歎曰:“贤哉楚王!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匪申叔之信,不能达其义,匪庄王之贤,不能受其训。” 简介: 由鲁哀公向孔子询问“舜的皇冠如何?”而引发了孔子的感慨。孔子告诉哀公,舜之所以成为一代圣王而为后世景仰,是因其有人世间的第一大德行~好生之德。舜的内心时刻想着利益苍生,让百姓安居乐业,从而四海之内、蛮夷之邦皆臣服于他,鸟兽也被他的德行感化而驯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