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2024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5.21岁,多项健康指标位居全国和世界前列。作为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核心指标之一,这一数据反映了苏州在遗传、医疗、经济及教育等领域的综合提升。自2001年确立健康城市建设战略以来,苏州持续推进健康优先发展,2021年提出打造“健康中国典范城市”,2024年通过《健康苏州培优强基三年行动方案》,系统布局健康领域发展规划。
在医疗卫生投入方面,苏州市“十四五”期间累计投入重大医疗卫生项目超540亿元,是“十三五”时期的4.25倍。全市建成34家三级医院、16家三甲医院,并围绕急危重症救治建立五大救治中心132家,覆盖胸痛、卒中、创伤等关键领域。基层医疗机构中,90%已升级为健康管理综合服务中心,形成“十五分钟中医药健康圈”,推广针灸、推拿等中医技术。
苏州注重重点群体健康关怀,作为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和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开展儿童孤独症筛查、中高考减压门诊及青少年情绪障碍干预。全市整合心理援助资源,开通12356心理热线,并在37家医院设立体重管理门诊,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体系。
健康环境营造方面,苏州建成省级健康乡镇87.5%、健康村社区637个。通过苏州健康科普馆及70多个教育场馆矩阵,结合本地APP开放5700多个健康场所,普及健康知识。全市电子健康档案超1200万份,95%以上的社区建立居民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形成全民参与的健康治理格局。
通过多轮健康城市行动,苏州在疾病防控、慢病管理、健康服务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成为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城市,累计获得国际健康城市奖项38项,为全球健康城市发展提供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