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以送别友人綦毋潜科举落第归乡为主题,开篇点明盛世无隐逸人才的背景,暗含对友人落第的惋惜。诗人提及东山隐居的高士因时代昌明而不得归隐,呼应綦毋潜的际遇,隐晦表达对科举制度的思考。
随后描绘綦毋潜归乡路途的艰辛,如江淮寒冷渡水时节的跋涉,以及沿途逢春换衣的细节,凸显友人远行的孤寂与不易。诗人以“同心与我为”自述与綦毋潜志同道合的情谊,借“远恕待行客”等句表达宽慰与不舍,暗含对友人未来重振志向的期许。
末段通过“孤城当落灰”“知音息”等意象,进一步渲染离别的苍凉氛围,同时强调自身对仕途的淡然态度。全诗融合对友人境遇的共情、对时代与个人命运的反思,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展现了盛唐送别诗的典型风格与士人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