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在贬谪济州期间创作组诗《济上四贤咏》,其中第三首以王维济上四贤咏创作背景为依托,通过对比手法揭示社会矛盾。诗中批判权贵子孙不学无术现象,指出其凭借世袭地位与高官厚禄占据高位,却无真才实学,讽刺门阀制度下的不公。
诗歌同时塑造了隐士才学品节高义的形象,如郑、霍二人虽才德兼备,却因出身寒微而困顿潦倒。通过对比权贵与隐士的境遇,王维深刻揭露了世袭制度对人才的压制,以及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平等。
诗中"吾见不及义"等句,流露出被贬文人的不平之气。作者借自身遭遇,影射寒门才士的集体困境,感叹即使如郑霍般高洁之士,亦难逃困厄命运。
结尾以"正直高洁之士共同命运"收束,呼应左思《咏史》的批判精神,强调正直者在门阀社会中普遍遭受排挤的悲剧性命运,凸显王维对时代弊病的深刻洞察与忧愤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