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美军在南海区域频繁发生军事事故,引发广泛关注。尼米兹航母近期在南海执行任务时,30分钟内连续发生海鹰直升机与FA-18F超级大黄蜂战机坠毁事件,美军推测燃料质量问题可能是主因。此次事故导致数千万美元损失,加剧外界对美军南海军事活动风险的讨论。
历史数据显示,美军在南海的事故呈现规律性。2017年至今,卡尔文森号航母F-35C舰载机坠海、菲兹杰拉德号驱逐舰与货轮相撞、斯特塞姆号水兵失踪、麦凯恩号与游轮碰撞等事件接连发生,累计造成多艘美军驱逐舰碰撞损失及人员伤亡。2021年康涅狄格号核潜艇在南海与不明物体相撞后报废,进一步印证南海美军事故的高发态势。
针对事故原因,各方猜测包括飞行员心理压力、设备故障、人为破坏等。美军频繁派遣军舰、核潜艇及战机在南海开展军事演练,被指为区域安全问题的根源。中国外交部回应称,若美方提出需求,愿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同时强调美方军事行动对地区稳定的负面影响。
目前,南海战机打捞成为焦点。美方担忧先进技术外泄,正加紧部署打捞行动。由于南海水深复杂,打捞周期可能长达数周,美军需长期驻守相关海域。尽管事故频发,美军仍未停止在南海的军事活动,其持续投入与损失之间的矛盾引发国际社会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