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忠出身于山西芮城,早年因嗜赌酗酒穷困潦倒,后因远房堂妹杨玉环受唐玄宗宠幸,通过裙带关系晋升进入权力中心。杨玉环家族势力鼎盛时期,杨国忠在四川从军时得到剑南节度使张琼资助,借进贡蜀锦之机结交杨氏姐妹,被引荐至唐玄宗身边。他凭借精于财务管理和投玄宗所好,逐步升迁至监察御史、太府卿等职,最终受赐改名“国忠”,掌控唐朝宰相职位。
杨国忠与李林甫专权时期曾短暂合作,共同打压太子李亨势力。但随着权力争夺加剧,杨国忠通过构陷政敌王鉷,削弱李林甫影响力。李林甫死后,杨国忠接任右相,身兼四十余职,成为唐玄宗宠信的核心权臣。他独揽大权后,生活奢侈浮华,并利用剑南节度使张琼的关系,发动两次征讨南诏战争,导致近二十万士兵阵亡,民生凋敝。
杨国忠专权误国影响深远,其穷兵黩武和横征暴敛激化社会矛盾。白居易在诗中批判其“欲求恩幸立边功”的行为,直指战争造成的民怨。此外,杨国忠与安禄山的矛盾成为安史之乱起因之一,而他与太子李亨的敌对关系,最终导致杨氏家族在天宝十五载遭灭门。其从落魄赌徒到大唐宰相的历程,深刻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政治腐败与权力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