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分为经脉和络脉。经脉包括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和十二经别,其中十二经脉分布规律以手足阴阳划分:手三阴经分布于上肢内侧(太阴、厥阴、少阴),对应肺、心包、心;足三阳经分布于下肢外侧(阳明、少阳、太阳),对应胃、胆、膀胱。阴经属脏,阳经属腑,脏腑经络表里对应(如肺与大肠相表里)。
十二经脉走向规律遵循“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交接规律中,阴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阳经在头面部交汇,阴经在胸腹部相连。流注次序口诀“肺大胃脾心小肠,光肾包焦胆肝寻”用于推导经脉传递顺序。
奇经八脉功能特点包括:督脉统率阳经气血,称为“阳脉之海”;任脉调节阴经气血,主胞胎;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兼“血海”;带脉环腰约束诸经。经络分类强调主干道(经脉)与分支(络脉)的区别,阴阳属性通过内外侧分布(外侧属阳,内侧属阴)及体表暴露部位区分。学习重点在于理解分布规律、表里对应及奇经八脉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