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市第三社会福利院,16位曾从事钢铁行业的女工通过职业转型,成为养老护理员。她们从操控钢铁设备转为照料银发族,用专业技能守护老年人的生命尊严。何鸿菊等首批转行者克服了初期面对排泄物护理、异性照护等挑战,逐渐将产业工人的专注力转化为细致入微的养老服务。
转行养老护理员需经历系统性护理培训。付海燕等第二批转型者通过研读老年护理指南,掌握认知症照护等技能,并凭借产业工人的执行力快速成长为带教师傅。护理团队通过规范化操作示范,如皮肤检查、体位调整等,推动九人获得中级养老护理证书,实现技能等级提升。
面对社会老龄化带来的多样化需求,护理员需兼顾个性化护理服务与情感支持。何鸿菊在经历临终更衣护理后,更深刻体会到生命脆弱性;团队通过心理疏导技巧缓解老人情绪波动。院长季琼指出,新时代养老护理不仅需技术认证,更要强化软性服务能力,以应对老年人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
这批钢铁女工的转型案例,展现了跨行业劳动者在养老服务领域的职业价值。她们将炼钢车间的责任心转化为养老港湾的温暖照护,为老龄化社会提供了可复制的职业转型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