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办,成为全球人工智能技术盛会焦点。中国政府倡议成立全球AI治理核心机构——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初步规划总部落地中国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上海。上海凭借近30万AI人才、394家规模企业及国家级算力枢纽集群,形成西有徐汇大模型研发、东有浦东巨身智能体的双轮驱动格局。
上海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一季度突破1180亿元,智能制造领域涌现手术机器人、物流分拣系统等工业场景AI应用生态。展会上,智源机器人展示内置多模态推理算法框架的精灵G1,实现自主决策与场景泛化能力;宇舒科技格斗机器人突破运动控制瓶颈,体现智能自主进化机器人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全球AI治理议题成为核心,科技部明确支持上海建设前沿技术攻坚示范区,通过可信数据治理体系与国际协同创新机制,推动基础研究到产业落地的全链条培育。浦东新区以人、技术、场景共生布局,加速构建开放型AI产业生态。
尽管人型机器人已进入量产商业化阶段,但业内对通用大模型训练、硬件感知优化等技术瓶颈保持审慎。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提出聚焦三大先导产业,强化战略敏捷性,力争在全球AI规则制定中贡献中国方案,呼应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建成科技创新高地的战略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