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地频发共享单车骑行中自动落锁故障事件,用户因车轮抱死导致严重摔伤。上海、北京等地累计出现40余起类似案例,暴露出共享单车安全隐患问题。滴滴青桔、哈罗等平台远程锁车功能可靠性受到质疑,用户反映车辆存在骑行中突发锁车现象,部分案例经核查涉及机械链条松动等技术故障。
平台企业回应称多数事故系机械老化或通信链路问题,但后台数据显示未触发远程锁车操作。用户维权面临困境,哈罗单车客服通道存在人工智能替代人工服务现象,滴滴提供的三方保险理赔争议凸显,1万元保额难以覆盖骨折等严重伤情治疗费用。
法律层面明确共享单车企业需承担第一责任,除非能证明用户过失导致自动落锁故障。由于运行数据由企业独家掌握,责任认定困境亟待解决。专家建议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车辆传感器数据追溯技术,强制开放故障数据接口,建立第三方安全监测机制。
行业统计显示全国共享单车用户已超6亿,远程锁车虽属小概率事件,但庞大基数下安全隐患问题不容忽视。北京大学学者指出应推动共享单车纳入城市应急管理体系,通过制度设计打破平台企业"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现状,切实保障用户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