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叶林琦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出国产格物仿真平台,实现了具身智能领域的重大突破。该平台通过模拟机器人动作训练,将机器人操作程序研发周期从两周缩短至一小时,并推动国产人形机器人技术产业化进程。团队无偿将技术贡献至开源社区,降低学习门槛,助力中小企业和开发者参与创新。
格物仿真平台被喻为“机器人技能学校”,支持行走、避障、家务、工业装配等多样化任务训练。其低配置运行特性使普通电脑即可操作,并通过神经网络模型实现仿真与实体机器人无缝衔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学生廖彦凯利用该平台尝试训练机器人完成专业级乒乓球动作,验证了技术的可及性。
平台首个落地成果为替身机器人,具备远程会议交互、表情同步、摄像头操控等功能,已应用于教学、养老陪伴等场景。团队在工博会上展示的成果显示,未来将联合企业打造通用技能库,推动技术规模化应用。叶林琦强调,平台目标是通过开源共享汇聚全球开发者力量,加速国产机器人技术迭代升级,覆盖更多低门槛应用场景。
此外,上海近期科技与民生动态包括:第三十六届旅游节创消费新高,长假返程高峰交通保障启动,空气质量持续优化,以及嫦娥六号月球背面研究成果发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