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秋高时节,秋季狂风卷茅屋,掀翻破旧茅屋遭风毁的屋顶,导致屋顶三重茅草散落,茅草随风飘散至江畔或高挂树梢。诗人无力阻止南村群童抢夺茅草,只能叹息世态炎凉。
狂风过后,屋内屋漏无干处长夜寒,雨水渗透使床榻无干处,布衾冷硬似铁板,幼子因饥饿寒冷蜷缩在破旧被褥中。诗人联想到战乱频发、民生凋敝的战乱年代少眠困境,感慨湿冷长夜难熬煎的困苦生活。
面对现实苦难,诗人发出宏愿:若得千万间广厦庇寒士,愿以己身独受冻馁,换取天下天下寒士居所困境的解决。诗句“风雨不动安如山”寄托了对安定生活的深切渴望,呼应了全诗对民生疾苦的悲悯与济世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