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的优劣取决于其风用滋味审美标准,文体作为文字生命史个性与思想的混合物,并无固定规则,如苏东坡般自然流畅的文体被视作典范。思想清澈性判断需与文字表现相匹配,用晦涩文字表达清晰思想是罕见且不可取的,而模糊思想套用直白文字则形成“明白的不明朗”的矛盾文体。
文体风格形成受文学爱人创作影响,初学者需通过模仿他人建立基础,逐步发展出个人风格。阅读路径建议从反对意见的作品入手,培养评断力后再接触正面观点,以此避免被片面观点蒙蔽。
创作过程被类比为胚胎发育,观念怀用期需经历内在酝酿,仓促表达会导致“堕胎式创作”。作家对作品的情感如同母亲对子女,其观念范围随积累逐步扩展,如登山观景般越登高远见越广。
文学创作强调真诚与独立,攻击性文章若未全面审视对象则失去写作资格。学者与思想家区别在于前者引经据典,后者依赖自我思考,而文字素材应取自鲜活语言的新矿,而非典籍的固化老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