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诊中的望神重点观察精神状态与意识状态。得神表现为目光灵活、神志清楚,提示正气未伤;失神以目光呆滞、神志昏迷为特征,标志病情危重;假神呈现"回光返照"现象,如久病面色突然泛红如妆,预示阴阳离绝的危候。神乱包含癫病(痰气凝结)、狂病(痰火扰心)、痫病(肝风内动)三种类型,分别表现为安静型神志错乱、躁动型攻击行为及突发抽搐吐沫。
望面色通过青赤黄白黑五色判断脏腑病变:白色主虚寒失血证,黄胖提示脾虚湿困,黄疸分阳黄(湿热)与阴黄(寒湿);赤色满面通红为实热证,两颧潮红属虚热证;青色主寒瘀痛惊风证,小儿鼻柱青紫为惊风先兆;黑色目眶晦暗提示肾虚水饮证,面黑干焦属肾精耗竭。
特殊体态反映内在病机:坐而仰首见于痰壅肺实证,坐而俯首伴气短懒言提示虚证;不得卧伴呼吸急促多属水气凌心证,与心阳不足相关;手足拘挛涉及肝主筋理论,可见于寒凝筋脉或肝风内动;痿症特征为肢体软弱无力,与肌肉失养直接相关。
望诊作为辨证基础,需结合症状归类与病机分析。脉诊与闻诊同为考试重点,需掌握脉象特征与病机对应关系。整体辨证能力直接影响后续常见病辨治效果,体现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