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寺庙因收容流浪猫逐渐成为年轻人热衷的“免费猫咖”。苏州西园寺、武汉宝通寺等宗教场所因“含猫量高”被社交媒体渲染为网红寺庙猫咪打卡地,游客通过互动打卡、购买寺庙猫咪文创产品(如灵隐寺猫爪手串)参与其中。寺庙经济因猫咪周边设计获得发展,但游客无规律投喂和过度互动导致流浪猫健康问题频发,例如西园寺猫咪因劣质猫条生病死亡。
部分寺庙面临动物遗弃现象激增的困境。广州纯阳观一周内被遗弃十余只幼猫,遗弃者利用寺庙的善意进行道德绑架,将救助压力转嫁给宗教场所。寺庙流浪猫收容能力有限,工作人员呼吁停止过度宣传“撸猫圣地”标签。
游客压力对猫咪生存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成都文殊院网红猫“尿舞”遭游客殴打致伤,暴露人宠矛盾在宗教场所的激化。长期暴露于嘈杂环境导致流浪猫应激反应,部分出现抑郁或健康问题。
日本玉诞生寺通过动物保护法律条款规范管理,为猫咪佩戴身份颈环并定期体检,结合文创产品缓解经济压力。相比之下,国内寺庙缺乏法律保障,商业化与生命尊重的平衡成为待解难题。